建設千億級現代鋼鐵產業集群!打造制造業強省!多地“十四五”制造業規劃震撼發布!
今年的環保限產政策比以往尤為迅猛!“限產令”下不少鋼廠減產,不銹鋼期貨也毫無懸念迎來暴漲,多次沖擊2萬關口,不銹鋼價格也一竄萬丈高!
但制造業仍是實體經濟的主體,近期,福建、上海、廣東等地“十四五”制造業規劃密集出臺,爭奪制造強省“TOP 1”頭銜!
到2025年,福建省冶金產業規模達到7100億元
福建省發布“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涉及鋼鐵行業的內容如下:突出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推進節能降耗技術應用,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精深加工,重點發展高端鋼鐵、不銹鋼和有色金屬等領域產品。到2025年,全省冶金產業規模達到7100億元。
現代鋼鐵
以三明、福州、漳州、泉州、寧德等地為重點,發揮三鋼、三寶、大東海等重點企業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延伸及應用,打造綠色高端鋼鐵生產基地。優化提升鋼鐵產品結構,突破高性能裝備零部件合金鋼、冷軋硅鋼板等產品生產技術,補齊高端鋼材缺失關鍵環節,構建“冶煉-壓延-鋼材制品-鋼鐵產品服務”發展鏈條。圍繞低能耗冶煉技術,節能高效軋制技術,全流程質量檢測、預報和診斷、鋼鐵生產流程智能控制等升級需求,引導企業實施工藝技術和裝備升級改造。鼓勵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技術、5G無線通信技術等,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鋼鐵行業深度融合。
不銹鋼
以寧德、福州、漳州等地為重點,發揮青拓、寶鋼德盛、福欣特殊鋼等重點企業作用,依托紅土鎳礦冶煉不銹鋼技術,提高雙相、含氮等高端不銹鋼產量,保持300系列不銹鋼產業發展優勢,拓展“紅土鎳礦原料-冶煉-熱軋-冷軋深加工-高端不銹鋼應用制品”產業鏈,重點發展精深加工、標準和非標配件以及成套設備、家具、建筑裝飾等應用產品。加強產品質量穩定性、表面質量、板形、品種開發等研究,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臨沂:“十四五”末精品鋼制造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
臨沂市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涉及精品鋼制造產業內容如下:力爭到“十四五”末,精品鋼制造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重點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綠色高端的精品鋼產業集群。
高端不銹鋼
充分發揮臨沂高鎳鐵資源優勢,發展300系列不銹鋼品種,兼顧400系列及其它高端不銹鋼品種,重點發展航空航天、交通裝備制造、石油化工、海工裝備、醫療器械等制造業用高品質不銹鋼品種,家電、高檔廚具、高端建筑裝飾用不銹鋼,彩涂板、耐指紋鋼板等高性能不銹鋼品種,給水管、燃氣管等不銹鋼新型流體管。打造不銹鋼“原料-板帶-制品”全產業鏈條,建設全國不銹鋼期貨交易結算中心、研發中心,提升高端不銹鋼競爭力,打造全國高端不銹鋼基地。
先進特鋼
以生產優特鋼棒線材為主,提升鋼管產品品質,重點發展無縫鋼管,滿足油井管、汽車用管、船舶用管、超高壓鍋爐用管等高端產品需要。加速產業升級,超前研發并發展高端軸承鋼、高速動車車軸鋼、海工用鋼、超高強簾線鋼、高強韌非調質鋼、高強度緊固件用鋼等先進裝備制造用優特鋼產品,打造國內一流的先進特鋼生產基地。

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主要目標
到2025年,保持與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造業比重,制造業發展速度力爭高于“十三五”時期,繼續發揮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
產業基礎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產業重點領域從國際“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一流企業主體和高層次產業人才加速集聚,新動能產業培育成勢,綠色化低碳化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空間格局持續優化,長三角產業協同逐步增強,建成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上海制造”品牌進一步打響,為打造成為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重點領域
精品鋼材:以綠色轉型、精品提升為重點,優化鋼鐵產業產品結構,鞏固提高第二、三代高強度和超高強度汽車用鋼、高能效硅鋼、高溫合金等產品技術優勢;突破高性能能源與管線用鋼、高品質耐磨等高端產品的制造與深度開發技術,發展短流程煉鋼;發展以特種冶金技術為核心的耐高溫、抗腐蝕、高強韌的鎳基合金,以及鈦合金、特殊不銹鋼、特種結構鋼等。到2025年,以寶山基地為主要載體,打造高附加值精品鋼材產業集群,產業規模保持1000億元左右。
廣東 “十四五”如何建設制造強省?
8月9日,《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正式發布。
廣東制造業“十四五”瞄準“四個定位”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廣東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定位目標,努力打造世界先進水平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創新集聚地、制造業高水平開放合作先行地、國際一流的制造業發展環境高地等“四個定位”;并確定規模實力邁上新臺階、創新驅動獲得新突破、質量效率發展取得新提升、“兩化”融合發展形成新優勢、綠色可持續發展邁入新階段、開放合作取得新成效等“六大發展目標”。
同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表示,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廣東省工信廳梳理了“十四五”時期的全省重點產業項目889個、合計投資額2.28萬億元,重點企業1471家,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2920個,主要園區載體245個。“十四五”期間,計劃安排約500億元用于支持先進制造業項目的落地。此外,還將為戰略性產業提供超過2.5萬億融資額度。
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超30%
《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制造強省建設邁上重要臺階,制造業整體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體指標包括:
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
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3%,規模以上制造業有效發明專利數23萬件;
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超過94%,累計獲得中國質量獎或提名獎企業數量達到20家次,規模以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0萬元/人;
應用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化轉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萬家;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省外貿出口額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全省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業對外投資額占全省對外投資額的比重在10%以上。
總結
實現“雙碳”目標就要做好能源“雙控”,而能源雙控直指用煤排碳環節。不銹鋼冶煉排碳主要存在于原料冶煉環節;相比之下,廢不銹鋼中頻爐化鋼以及鎳鐵中頻爐熔鐵環節所造成的影響較小。因此,一體化不銹鋼企業將成為重點管控對象。
廣東、廣西、福建等一級預警地區高爐環節均將受到影響,疊加廢料資源限制,200系不銹鋼率先遭遇減產風險。目前江蘇地區也表示,限產先從高爐減量。
由于鋼鐵、化工都是雙控重點關注行業,市場也表示高鎳鐵冶煉環節也存在管控風險,若能源雙控效果不達預期,300系不銹鋼也恐遭波及。